close

餵食鸚鵡時要注意牠嗉囊裡的奶奶是否消化完畢,才能餵食下一餐,否則會嗉囊發炎。 養幼鳥只有兩個重點,一是保暖〈室溫要維持在30.5度〉,一是餵食(溫度要控制在39-42度之間)。

14aff6bf700d5e.jpg

新手媽媽最煩惱的就是餵食,雖然有帶過嬰兒,但畢竟是十多年前的經驗,而且鳥跟嬰兒總是不一樣,沒有照顧過,?就一大堆,什麼時候是餓?餵多少量才會飽?嗉囊要怎麼看?奶粉要吃多久才會自己吃穀物?哪裡才能買到鸚鵡食品?

剛帶回來那幾天真的很不上手,不時的抓起來觀察嗉囊,而且小和尚喝奶時,頭會不停的晃動,常常餵的到處都是,要一直幫幼鳥擦拭身體;晚上睡覺不敢入眠,怕半夜寶寶肚子餓,又怕燈泡臨時壞掉,幼鳥失溫。不過幾天後發現,30天左右幼鳥的生活其實有規律性,吃飽了睡,差不多餓了會醒,嗉囊裡沒有食物殘留就可以餵〈約6小時左右〉;幼鳥進食慢不想吃的時候,就是牠飽了;如果有餵飽的話,可以撐個7、8小時不成問題,可以好好睡覺了。

不知道為什麼,本來食慾很好的幼鳥開始吐奶了,不停的扭動脖子然後就吐了,試著再餵,卻還是一樣的狀況,一直吃不進去,讓人小小的擔心,不過鳥的活動力還不錯,所以我還不是很在意。鳥店老闆說這種現象不是正常的,可能是嗉囊發炎,「可是我每餐都有等到嗉囊清空了才餵啊,怎麼會這樣?」「奶水的溫度或濃稠度不對,也有可能造成發炎。」後來我在網路上搜尋到一篇描寫的栩栩如生的吐奶文章-->厭奶有這麼誇張,「也許只是厭奶期吧!」,我這樣安慰著自己。

 

小五和阿秋從大概二十天大來到我身邊,從剛開始的陌生害怕,到看不見我會嘎嘎亂叫,心裡的成就感越增越多。剛回來要餵奶,我們都會害怕彼此,小五和阿秋緊張的張開嘴巴等著咬我,我則害怕被攻擊,孰悉彼此之後,把手伸進籠子只會輕輕啃咬我的指甲,也會乖乖站在我的手心等我帶牠們出來飛,出來放風時會主動降落在我頭上或身旁,然後展現牠們的破壞力--亂咬一通,我在家裡移動時,小五和阿秋也會跟進跟出,尤其是進廁所,燈一開,兩隻小和尚就撲簌簌的飛到我頭上來,不是愛看我上廁所啦,而是到洗手槽中玩水,把自己弄得濕答答,這應該是天性吧,本來還想過該怎麼幫小和尚洗澡,其實完全不用煩惱。

14b3d51cbb97f7.jpg

兩隻和尚,公鳥活潑外向,母鳥內向沉靜,公鳥很技巧性的會用嘴巴打開籠門,頭翻轉過來用身體頂住,然後就輕易的跑出來了, 這項技巧母鳥看了五個月卻始終沒學會,阿秋如果要出來,只能趁著小五身體頂住籠門時順勢鑽出來,也算聰明。後來加上鎖扣防止牠們跑出籠,但是沒隔多久就被破解了,難不倒牠們。出來放飛的時候特別喜歡躲在窗簾後面,大概是因為有隱蔽感,覺得適合居住。這些似乎都透露著一些徵兆......母鳥發情的較早,公鳥13個月大才開始有了繁殖的慾望。大約9、10個月大,開始拿周圍咬的到的細長的東西,就想固定在籠子上,但是最終都失敗了。聽說和尚是一種利用樹枝築巢的鸚鵡,但是家裡沒有樹枝巢材,於是找了一些竹枝回來,放在籠子裡,小五和阿秋很有興趣,馬上就叼起來了,天性告訴牠們怎麼擺放才不會堵住洞口,雖然一開始很簡陋,慢慢的也就有個樣子出現。母鳥雖然也很想幫忙,但是技巧不夠,連拎竹枝都很笨拙。公鳥小五的身手比較俐落,擺好了位置之後,還要反覆一再的確認牢不牢固。

14d1edd8425502.jpg

14d1edd83462de.jpg

養鸚鵡一年多,滿心期待著和尚鸚鵡的寶寶出生。

有一天做了個噩夢,故事是怎麼開始的,我已經不太清楚了,畫面裡的那個我正從被窩爬起,拿了車鑰匙要開車,三步併兩步的跑到大門口,門外有貓叫、狗吠,還有鳥兒拍翅的聲音,我打開門驚見幾個空盪盪的鳥籠,黑貓伸出魔爪,狗狗的半個身子探進了鳥籠,看到人類靠近,黑貓跑走了,狗狗的身體卡在籠門口,鳥籠裡我的寶貝已經死了兩隻,那剩下的呢?鳥籠是空的,那裡面的鳥呢?抬頭往上望,有幾隻飛走了,電線上停著三隻玄鳳和兩隻粉秋,「奇奇......奇奇......」兒子在呼喚,「小克、小黑黑快點兒下來」我們伸長了手,不停的揮舞,但是玄鳳們飽受驚嚇,就是不肯下來,反而越飛越高了,孩子們開始拿樹枝和拖鞋丟牠們,希望牠們會因此飛下來,可是玄鳳越飛越遠,越看不清楚牠們的樣子了,另外兩隻粉秋有一隻下來了,但是牠是因為氣絕身亡才落到地面來,另一隻則羽毛凌亂,也慢慢的飄下來了......我有點兒醒了,我知道自己在作夢,但是夢境太真實,心好痛,我的寶貝死的死、逃的逃,我忍不住在被窩裡啜泣了起來......

原來作夢會靈驗,眼皮跳會有事,和尚母鳥阿秋隔天就出事了,在我的懷裡大喘著氣,偶而發出幾聲痛苦的呻吟,然後靜靜過了幾分鐘,阿秋嚥下最後一口氣,走了.....很不真實,怎麼會?怎麼會?我撫著阿秋的羽毛,繼續捧著牠,就好像牠還沒有離開我一樣,一直到牠完全不能動,維持如雕像般的姿勢,眼淚才不聽使喚的飆了出來,「乖,阿秋乖......」阿秋還躺在我懷裡,羽毛還是那麼柔軟,只是睡著了只是睡著了,但是我卻不能再聽到牠嘎嘎的叫聲,看不見牠靈活的眼睛轉動......

 

母鳥阿秋出事之前,我一直用理性的科學角度來解釋,但是阿秋這一走,讓我懷疑是不是真的冥冥中就是有種神奇的力量,我的左下眼皮跳了有一星期了,一直不予理會,做了惡夢也以為是家人給的壓力太大,阿秋的離開讓我學到好多事情......推論原因,越覺得都是自己的錯,仔細回想過去這幾天的一切,似乎有蛛絲馬跡可尋,只怪自己太大意,以為水便是生產前的預兆,忘記份量也要變多才行;以為窩巢是發情了,沒有注意到阿秋的精神狀態;可以很輕易的就能將阿秋抱出來「秀秀」,卻輕忽了那些微差距的動物反應能力,錯失挽救阿秋的黃金時間。

14db843bde3289.jpg

母鳥走了之後,隔兩年送公鳥去有同伴的地方,我的第一對鸚鵡先後陪伴我一年多和三年多,結束了彼此的緣分

152b8346984526.jpg

152023d1773513.jpg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和尚鸚鵡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妮娃娃 的頭像
    妮娃娃

    My Dear Parakeet( Bourke's &Scarlet-chested )

    妮娃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