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前以為養鸚鵡只要給牠合適的地方住,給牠營養均衡的食物吃,陪牠玩,不讓牠生病,以為這樣就足夠了,現在卻出現一個「溼度」的問題。

溼度有多重要呢?對一般的鸚鵡可能沒有立即的影響,但是對蛋裡的小生命影響就很大了,最近因為D寶寶和老么的破殼問題,讓我有深深的體悟, 原因是前三個寶寶出生的時機是冷氣團結束的尾巴,到了D寶寶和老么的時候,正是全台回暖、陽光普照的好天氣,玄鳳的巢箱位在日照充足的陽台窗台上,因此推測末期溼度不夠,使蛋膜過於乾燥,才會造成無法破殼,而且不只自己這樣覺得,網路上也有類似的文章佐證。

 

上網找了許多資料,有很專業的孵蛋機和溼度的關係的文章--孵蛋器使用經驗討論,因為字數密密麻麻,我又沒有在使用孵蛋機,感覺太專業了,所以只節錄幾個簡單的重點,
1、***孵化中所需的溼度***水禽類:44~55%、家禽類:40~50%、鸚鵡類:35~45%、掠食類:40~50%***孵化後所需的溼度***所有種類皆為65%〈注意:可能只適用於某種品牌的孵蛋機〉
2、破殼前一天需提高濕度,破殼後需增加氧氣量;破殼~出殼需歷經20~24小時的奮鬥,若破殼4個小時後沒有再喙第二處就需輔助其破殼(從氣室處撥開,最好是不要撥到蛋齒處.歹運的話雛鳥會...破殼後的雛鳥並未發育完全,其出殼動作是藉出力而將肚臍收縮,完成最後階段.........。掉出來那就前功盡棄了!撥開後確認蛋膜不會影響其呼吸........)



其他前輩的經驗分享:
越小型濕度要越高〈金剛40~45藍帽45~50草科50~55雞鴨40~50水禽50~55〉

溫度越高,濕度就要越高〈夏天溫度27~32度 濕度60~80,冬天溫度18~25度 濕度55~75〉
中大型鸚鵡孵蛋時的理想溫度: 36.8~37.3理想溼度: 42~45,冬天溼度 41-45% 夏天溼度 52-55%〈 因天氣下雨溼度偏高變化〉   
啄殼第一天60%以上、第二天70%以上、第三天能多高就多高〈鳥蛋健康的,不用破殼箱也可以自己破殼成功〉

濕度比溫度重要,太乾燥破殼不易,太潮濕容易發黴,鳥舍通風很重要
下雨天溼度高達80~90%是正常的
鸚鵡所處的環境,若太過乾燥會令鳥兒呼吸困難,倘若沒有噴霧器或保濕裝置,可以不時將鳥兒置於浴室內,然後開熱水噴灑在浴室地面,使浴室內的濕度提高。
 
 
相關器材討論文章分享:〈我都還沒嘗試過〉
蘭花在用的噴霧器可配合溼度控制器,看需要溼度多少就調多少
電子溫度溼度計2合1,除了網購之外,水族店或者爬蟲店,電子材料行都會有
使用除溼機與冷氣機是控制溼度最好的方法
一般溼度計誤差值都在+-5%,+-%3的較貴(感測器零售價就要550元/pc),溫度計誤差值一般都在0.1度上下
 
 
飼養鸚鵡的過程中,因為陸續發生的狀況而學習到許多,後來才知道溫度和濕度的調整對鸚鵡是相當重要的〈也許書上曾提到,但是當時我不以為意〉,再次提醒自己,籠子放置應選擇溫暖通風處,溫度較低的晚上,應關上窗戶避免受涼,良好的通風可以預防藉由空氣傳染的疾病〈病毒、細菌、黴菌及披衣菌〉。
 
 
 

 

 
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妮娃娃 的頭像
    妮娃娃

    My Dear Parakeet( Bourke's &Scarlet-chested )

    妮娃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